梦的隐喻与象征:荣格视角下的解释
作者:拳意禅心 时间:2024-11-23 10:45:36
大家对梦普遍的看法是,觉得它是睡眠中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。心理学研究三大巨头之一的荣格认为:梦是人对世界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渠道之一,人类是通过梦来认识世界的。在他看来,人之所以会做梦,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,他们通过做梦来寻求答案。
邓小松翻译的《荣格心理学入门》这本书,书里详细阐述了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,梦与现实的关系,梦的解析,梦都有哪些类型?
作者邓小松,毕业于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和美国伊阿华大学,这些宗教学专业曾是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,他翻译的《金花的秘密》让他第一次深入了解了,如果心理学之后又翻译了这本书,从此他走上了学习研究,讲授心理学的道路。
作者在斯里兰卡上学的时候,有一次做梦突然被惊醒,他梦到自己的父亲去世了,第二天中午他就接到了大使馆打来的电话通知他,他的父亲病危了,他就赶紧回国了,其实大使馆的人给他打电话的时候,他的父亲就已经去世了,但是怕他一时接受不了,就想了一个权宜之计,只是说他父亲病危了,这一次让作者感受到了梦的力量。
人为什么会做梦?
荣格认为梦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情绪的“投射”,梦是人类意识的反映,是潜意识中最深刻,最基本的内容。他把梦称为“心灵中最深刻和最基本的东西”。我们可以通过梦来了解自己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荣格还认为人之所以会做梦,是因为梦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。他认为,人类大脑分为两种层次:意识层次和无意识层次,无意识层次的内容又包括两部分:第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日常所经历的事情;第二部分就是人类大脑深处最深刻、最基本的内容。这两部分内容共同构成了人类心灵的深层结构。这两部分内容决定了人为什么会做梦。
梦的三种类型
第一种梦是日有所思,夜有所想,是平时潜意识在夜里睡眠时间的反应
就比如你白天读了一本电视连续剧的原著小说,晚上做梦就有可能出现,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。
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,日有所思,夜有所想,晚上做的梦和白天做的事有着某种联系。
第二种梦是补偿性的
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,有个人梦到自己和亚历山大是朋友和拿破仑吃完午饭后,又和伊丽莎白女王一起喝下午茶,这位做梦的人可能就有强烈的自卑情感,所以做这样的梦,对他来说是一种平衡,对自卑,是一种补偿。
生活中没有地位的人,到处被人看不起,做梦自己是一个处处受欢迎的人,梦是自己心底无法实现的真实的想法的另一种呈现形式。
第三种梦是大梦,就是有预示性的梦,这样的梦来自于集体潜意识的表达。
一个小孩在农村长大,经常骑着自行车在村里的土路上玩耍,有一天夜里,他梦到一位白发胡须的老者对他说“别动”,说了三遍之后就消失了,第二天他骑自行车在路上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,就在这时候,一辆大货车奔驰来不及刹车,开了过来,这时,他突然想起梦中老者的对他说的话,于是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?车子就这样呼啸而过,但是他却一点事都没有,原因是刚好他躺在了车轱辘的中间,所以毫发未伤,这位白发老者就是智者的原型。
荣格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深奥、复杂的学科。如果想要了解它并不简单。但对于新手来说,读这本书会让你感到非常兴奋,因为它从全新的角度去了解人类潜意识中最深刻、最基本的内容。所以这本书非常适合入门读者阅读。